首页-凯旋娱乐-商务注册站

凯旋新闻

你是如何突破「信息茧房」的?

发布日期:2024-09-09     浏览次数:

之前偶然在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目前各个平台都在使用推荐算法,这样我们会很容易陷入到信息茧房中,但这个是真的有这么可怕吗?是否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该怎么应对?

谢邀,好久没有回答问题了,最近正好在学习一些相关的推荐系统的文章,发现有一些关于信息茧房的观点,周末就集中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信息茧房?

首先,信息茧房是什么呢,在百科里,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来得顺畅和有效。简单说就是因为个人喜好的选择,更多接收或者关注感兴趣的信息或者相似兴趣的人交流,其中人们担心的一个观点,就是会失去自主获取信息和接触新信息的能力。这个问题的引起是因为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智能应用,对于个性化推荐系统大家还是存在一些担忧。担忧的原因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对推荐系统还不太了解。其实推荐系统可以说目前已经存在于各个互联网产品的方方面面,让信息的分发的效率更高,与人的链接能力更加精准。

我理解推荐系统本质是解决了人,物,场的关系和协同问题,大大的缩短了人与物的链接路径,建立了基于多维内容标签的检索路径,和搜索一样,都是解决信息过载问题,让人们更便捷准确的获取信息。

下边这个视频很好地介绍了什么是信息茧房,以及为什么推荐算法能解决信息茧房这个问题:

https://www.zhihu.com/video/1181180824517619712

二,推荐系统如何破除信息茧房:

推荐系统的核心就是数据+算法,说到数据,随着大数据场景的丰富,获取的数据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准,比如在app中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可以认为是事件和属性,比如浏览 点击,收藏,评论等等,也就是用户的行为数据。每一个用户又有一些自然属性比如教育 年龄 性别等等。而具体的物 又可以是商品属性和特性,内容的属性和特征等等;场,物所在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地理位置 手机品牌 网络连接等等。有了这些人物场的属性和特征数据,我们可以设计和验证不同推荐理由,给用户不同的体验。

今天,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主导下的内容平台,也开始饱受茧房论批评,但稍了解其内容分发模式即可知道,它其实是这场进化过程中的又一次加速。

与批评者的猜测相反,算法平台不可能「观众爱看什么就一直给他们什么」,它们和网络诞生以来的一切成功者一样,需要不断为用户带来他们自己都还不知道会感兴趣的新鲜内容,才能保证用户的长期使用。

具体操作中,这是通过「协同过滤」、或者说「模型泛化」来实现的。

这些概念的意思是,为了满足用户动态、变化的需求,在为其推荐内容时,除了考虑他们的历史行为,还要分析不同用户间的相似性,比如点击相似、兴趣分类相似、主题相似、兴趣词相似等,以扩展推荐的探索能力,为用户提供很可能会激起他们兴趣的新鲜信息。

根据今日头条公开介绍过的「协同推荐」算法机制,如果A用户的兴趣标签里有科技、财经和娱乐,而B用户的标签有科技、财经,系统会尝试将娱乐内容推送给B。用户给出良性反应后,便向他们推荐新的内容,再进一步扩大试探范围。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协同过滤又分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简单的理解就是以先找到和用户A有相似兴趣的用户C,然后将这个用户C感兴趣的物品、而目标用户A还没有查看或者购买的物品D推荐给用户A。下图表示: 红色的表示浏览。

那简化的公式就是:

该公式要计算用户i和用户j之间的相似度, I(ij)是代表用户i和用户j共同评价过的物品, R(i,x)代表用户i对物品x的评分, R(i)头上有一杠的代表用户i所有评分的平均分, 之所以要减去平均分是因为有的用户打分严有的松, 归一化用户打分避免相互影响。

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其实跟User-Based CF是很相似的,我个人简单的理解,就是物品AB相似,用户喜欢A,我们推断用户也喜欢物品B。在实际中,还会对人和物进行聚类和分类,将用户按照一定距离度量方式分成不同的目标人群,将物品也进行聚类分类划分成不同的主题或者标签。比如头条通过用户行为分析不同用户间相似性,比如点击相似、兴趣分类相似、主题相似、兴趣词相似,甚至向量相似,从而扩展模型的探索能力。在我看来user-based的推荐结果的惊喜度会更高, 因为看的是人与人群的兴趣相似, 推出来的结果可能更新颖,更有意思。

通过用户的行为日志,用户的不同特征维度,物品不同特征,场的不同维度,通过不同的算法模型进行的计算,产生了数据候选集,就可以再进行精排,主要基于特征工程,预测排序模型,人工规则进行倒排。最后展现还会通过规则引擎对数据进行筛选并展示,从而破除信息茧房。

三,算法本身是否会生成信息茧房?

那么算法会不会生成信息茧房呢,我觉得算法本身是不会产生信息茧房,这涉及了两个误区,一个是推荐算法的评价,不能完全指标化,不能单单靠点击率来评价,我发现这一点头条的一篇文章就提供了不错的思路(lusongsong.com/info/pos)《今日头条推荐算法原理全文详解》,就实现了,对内容的多维度的频控和权重干预,同时对低俗内容也进行了严格的打压。

像上面我最开始提到的协同过滤算法,其实是Facebook、谷歌等公司最通用、也最传统的基础算法原则之一,近几年平台方为了用户的体验也在不断完善、优化算法。比如,这篇算法详解里面,就介绍了头条目前采用的五种推荐算法原理,包括传统的协同过滤模型,监督学习算法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基于深度学习的Factorization Machine,以及DNN和GBDT。

一般来讲,推荐系统的好坏如何评判决定了最终给用户呈现什么样的内容,常用指标包括准确度、覆盖度、新颖度、惊喜度、满意度、透明度等。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家对信息茧房不用太多的担忧,合理的设计评价体系,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算法,本质上也是提高了海量信息的传播效率,通过用户画像技术和用户场景洞察,更好的进行内容分发。

四,破除信息茧房的办法。

那么在大数据推荐场景下,针对信息茧房这个问题,有哪些对策呢?我感觉有以下三个方面,技术优化,平台治理,内容源扩充以及更多样化的分发模型。

技术优化上有:

1,人机结合 智能过滤 + 人工审核,这样可以高效率的过滤掉一些低俗的不安全的内容。听说头条有视频帧的抽样安全监测,对内容也都有严格的审核机制。

2,兴趣感知,用户在平台上的的操作,例如点赞,收藏,转发,现在的技术可以对用户特征精准刻画和上下文感知,对用户的反馈的预测,在一定的时间内,机器真的能做到更懂你。

3,跳出围栏,可以在规则设计和产品设计上,穿插惊喜数据 跨越兴趣的方式,寻找一些新的兴趣点给用户。同时,这也要求了内容平台的内容源足够丰富和优质,就像百货商店的SKU足够多一样。

4,矫正偏差,为了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可以通过数据的高效的训练,线上A/B Test 用户调查反馈,增加搜索和关键字订阅引导的方式,找到用户的实时兴趣。这一点很多互联网内容平台都设计的特别好,每个内容的右边都有一个用户意见反馈的入口,感觉以后应该是每个推荐系统的标配。

5,正确导航,通过算法优化,评判标准改进,推荐系统就会越来越智能的为用户服务,寻找到更高效的连接路径。这个估计有大量最优秀的工程师在实践,这部分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突破。

6,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一个好的信息获取渠道,肯定要有不止一种内容分发方式,比如知乎不仅依靠关注、微博不仅依靠热门、头条不仅依靠算法。人工热门运营,是推荐给你应该知道的信息;关注,是你关心的信息;算法,是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搜索,是你想知道的信息。在这一点上,头条还是相对综合一些。只有多种分发方式和内容体裁结合,才能够真正破解信息茧房。

五,个人的一些感悟总结

内容信息的治理这部分我个人的一点体会就是平台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唯流量是从。平台需要肩负起大的责任,通过合理的运营手段和引导方式,给用户以优质的信息和选择途径,牢牢的守住底。

比如,搜索引擎出来的内容,可能是流量导向或者变现导向的,那搜索体验就不是很好。或者内容推荐上,有个别自媒体经常会为了一些短期爆发式的流量热点,博取眼球,标题党,这就要求除了平台的审核机制,也需要引入更多更好的优质内容资源,对内容质量做好搜集结果排序,这样就能大大提升用户的体验。

总而言之,海量数据,需要个性化的推荐系统帮我们去分类整理和搜索匹配,因为一方面我还是相信技术不断进步破壁,让获取的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更丰富,另一方面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都有不一样的自己。

如何突破信息茧房,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信息茧房的定义。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它是新媒体语境下的一种普遍现象,反应了大众的内容倾向性对现代人信息环境的制约。

这个名词最早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

信息茧房以“个人日报”的形式出现。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社会信息量的剧增,人们可以随意选择想要关注的内容。依据喜好定制内容,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份“个人日报”。当个人被禁锢在自我构建的信息脉络中,生活就会变得程序化和定式化。而且,在信息传播中的个人的需求是不全面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合适自己预约的领域,久而久之就会将自身禁锢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根据这个定义解释,我们大致可以分析“信息茧房”的成因,包括:

  1. 算法推荐代替了个人的自主选择
  2. 碎片阅读代替了深度解读,推送零散不成体系
  3. 当下信息过量,只能尽可能过滤自己喜欢的内容

而关于“信息茧房”的危害,则一般会提及以下两点:

  1. 窄化了信息环境,固化了用户的认知
  2. 加剧观念对立,因观念牢固加深,容易引发群体极化

以上是“信息茧房”的一些定义,包括它的解释,成因及危害。


每个人都可以在一个环境中挑选他自己喜欢的主题和看法。对社会普通公众中的一些人而言,可能是一种风险,在我看也是一种真正的机会。

关于“个人日报”的定制化服务,被简单的定义为“茧房”,我认为值得商榷。

我们塑造了工具,工具反过来塑造我们。这个时候我们警惕工具没错,但简单的认为,信息茧房是一种危害性行为并不合理。我们应该想的是怎么样让工具为我们所用,产生更大的价值而不是桎梏。当然,这需要发挥个人才智。

“信息茧房”的概念,个人认为是没有足够数据和科学研究作支撑的。高赞回答提及了2016年做的一项几万人调查,大部分人在被平台的算法推荐塑造时,并没有真正作”茧“自缚。他们的选择在长时间”推荐“后也并没有被窄化,他们的消费/阅读等选择比我们想象的更具多样性。

有时候,我们被一些名词影响,然后对号入座,却没有思考这可能是一个伪概念。

以我个人的经验看也是如此。

我某段时间在知乎浏览情感话题,知乎确实会在一段时间内给我推送相关领域回答。但过不久,在我对这个领域熟悉和有所了解后。知乎就会给我推送新的领域,这时我也能及时抽离。

头条同样如此,我关注篮球,或者关注可爱的小朋友,或者悬疑类的文章。一段时间内,相应类型文章推送确实会变多。但同时头条也会给我尝试推送不同领域的的内容,来试探一下我的兴趣边界。这个是算法带来的红利,我并不会长久沉迷在单一个领域,获取的信息,在选择自由多元的情况下也没有被窄化。

而根据我的了解:推荐算法,本身就是从技术上反信息偏食。推送新内容、探索和扩展用户的兴趣边界、提高用户留存,一直是推荐算法的重要目的。

因为平台一直给你推送喜欢的内容,时间稍长你还是会产生倦怠甚至腻烦。有过单曲循环和把喜欢的曲子设置成闹钟的人一定有体验。

音响店放过《加州旅馆》和蔡琴的老板也一定有类似的体验。

下面一小段来源:加州酒店综合征

《CD圣经》对《Hell freezes over》的评价:一曲脍炙人口的《加州酒店》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歌声的质感,吉他的音色,鼓声的沉重力感,加上千万人呼叫的现场感,令此曲成为历来最能考验音场、音色、高低频伸延度与动态冲击力的现场录音。

也许这段话正是“加州酒店综合症”的病因所在。具体表现为,音响店老板一见到此碟,即胸口发闷;当吉他声响起,他脸色苍白,血压飚升;当鼓声沉重地撞击空气时,他心脏狂跳,面无人色,嘴里念念有词:“给我一把刀子,天啊,一根绳子也行!”;当唐·亨利沙哑性感的嗓子发出叫嚣时,他上窜下跳,痛不欲生;当曲终狂潮般的掌声淹没一切时,该老板静静地躺在地板上。显然,他要么自杀已遂,要么已被折磨得昏迷过去。

清醒后,他们痛苦地抱怨:“知道我陪着听过多少遍吗,一千遍,绝对不止,或许是一万遍!”他们也痛快地承认,这首歌让他们的生意非常好做。刚入门的菜鸟听到一套过得去的器材播放此曲,无不如痴如醉。原本不打算掏腰包的,也慷慨解囊。因此,老板们对该碟态度暧昧,心情复杂——爱慕它,又厌恶它;抛弃它,又依赖它。

我可以得出一个悲观的定律:

世上没有一个值得终生爱慕的女人,如果与她一起生活;也没有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籍,除非你就是作者;也没有一首值得一直听下去的曲子,在你已经听了一千遍以上。

这就是反信息偏食的原因之一。

信息偏食一直存在,我们经常讲的舒适区也一直存在,但舒适区是否一定要逃离并没有明确答案。

我们熟悉的知乎算法,今日头条算法,各种衣食住行(淘宝美团饿了么……)平台算法。在说他们可能窄化我们选择的同时,也需要思考他们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信息茧房“是一种伪概念,但”信息茧房“这个伪概念下的现象造成的危害也确实存在。那么,我们该怎样去突破那层思维的“茧”呢?

举个例子,我看电影后写影评,并不只是依靠平台的单一分发方式获取信息。如果只是单一方式获取信息,那的确有固化认知的可能。可实际上我是在爱奇艺/优酷/腾讯看电影原片,在B站搜索导演及演员的相关采访和拍摄花絮,在豆瓣和时光网等电影网站搜索相关短评长评、资料作补充,也会在知乎/公众号看一些深度解读。

同样的,如果一个平台,拥有足够优秀的算法和多种信息获取方式的话,那它可以通过算法来及时发现用户最新的兴趣爱好变化,推荐和这个电影相关的周边花絮、正反影评观点给用户。也可以通过订阅把优质KOL的影评分发给关注他的人,或者通过搜索让用户在搜电影时,还能看到一篇不错的影评和电影背后的故事。

插句题外话,这个网页是我常去的,在上面你基本可以找到艺术领域各种渠道的资源。瓷器/画作/音乐/博物馆展览信息种种,如果你有心去察看,信息茧房根本就不能形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要想在准确地获取到各种知识,利用好各种互联网工具也是很有必要。比如,在一个内容平台内,除了关注你欣赏的KOL、接受算法推荐的你喜欢的话题之外,还可以去搜索、去验证,主动探索这个广阔地海洋,拓展自己的兴趣范围,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如乔帮主所说:Stay Hungry.Stay Foolish。

这也是保持年轻的一种方式。当你的兴趣边界拓展,壁垒也就不复存在。

冯唐在《三十六大》里说他每年都会看几本大部头书。目的是为了开拓自己兴趣的领域,开始看的时候可能会伴随痛苦,但这往往伴随着成长收获,以及信息茧房的突围。

我非常喜欢《死亡诗社》里船长的那段话:

提醒自己必须时刻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一旦你觉得你懂得了什么,就必须换一种角度来看。

这可能显得荒谬或者愚蠢,但你必须试一下。

同样,读书的时候不要只想着作者怎么看,想想你怎么看。

我们必须寻找自己的声音,这种寻找的时间开始的越晚,找到自我的可能性越小。

梭罗说: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绝望的平静当中。

别陷入这种境地,冲出来,要敢于开拓新天地。

来源:《死亡诗社》

网络环境是信息获取的一部分,它形成了一部分我们的观念。但是现实的待人处世,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会给我们提供各色各样的信息。

信息一类来自网络,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来自人。人类发出的信号同样构成一个网络环境。

如《黑冰》中郭小鹏所说:

你说,这人是什么?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人就是直立行走无毛动物而已,但是在我看来,人就像一封不知道从那儿发出,又不知道发往何方的电子邮件,就是这些电子邮件组成了一个复杂的人类世界,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啊!

最后,在舒适区时间,学习所展现出来的速度。很可能反应了你的天赋区。逃离舒适区就一定对吗?这个也需要我们去思考。

木心先生说:艺术广大已极,足以占有一人。

其实不单单是艺术,在很多领域。

作”茧“自缚,未必不能孕育出”蝴蝶“。


学术网址大全--国外免费论文|国内期刊发表|论文网站导航|文献翻译大全

英语学习网站大全_汇集国内外最好的英语学习网站,英语学习网站123,英语网站123_YYWZ123

简书网: 简书 - 创作你的创作

金庸网:金庸网 - 最全的金庸小说资料站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劝学网:劝学网|南怀瑾|易经|周易|佛经|鬼谷子|孙子兵法|诗经|道德经|金刚经|本草纲目--学习者的清修之地

直播吧

NBA Stats

NBA大全-专业体育资讯网

NBA考古系 NBA考古系汇总页_网易体育

NBA数据查询网 导航页面|数据nba|stat-nba|历史数据|技术统计|最全最专业中文nba数据库

新浪NBA NBA|新浪NBA|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豆瓣电影:豆瓣电影

V电影: 人生频道_场库

周公说影:周黎明专栏:周公说影_影音娱乐_新浪网

A站 认真你就输啦 (?ω?)ノ- ( ゜- ゜)つロ

上百部BBC纪录片在线观看:上百部BBC经典纪录片在线

imdb中文网:2018电影票房排行榜_imdb电影排行榜_最新电影 - IMDB资料库

豆瓣电台: 豆瓣FM

音悦台: 音悦Tai - 让娱乐更美好

虾米音乐网: 虾米音乐

songtaste: SongTasty - 用音乐倾听彼此

小众音乐分享网: 首页 - 酷酷猪音乐分享网 - Powered by Discuz!

堆糖: 堆糖,美图壁纸兴趣社区

图研所(大数据分析):图研所-UI中国-专业用户体验设计平台

优美图:图虫创意-全球领先的正版图片素材库_2亿高清资源_再无侵权担忧

花瓣网:花瓣网_陪你做生活的设计师(创意灵感天堂,搜索、发现设计灵感、设计素材)

在人间:在人间_资讯频道_凤凰网

雅虎图片搜索:yahoo.com/

一席:一席

豆瓣技术学习集中地:豆瓣技术帝们 (学习 新知)相册篇

万有青年大会:万有青年烩 果壳 科技有意思

果壳学院:果壳 科技有意思

可汗学院:Khan Academy

TED:TED: Ideas worth spreading

Coursera(543门课程):coursera.org/

网易云课堂:网易云课堂 - 我的职业课堂

MIT OpenCourseWare:Free Online Course Materials

沪江论坛:学外语,上沪江网校,英日法韩12国外语在线学

教程网:酷素材教程网 - CSUCAI.COM

自学网:我要自学网-视频教程|免费教程|自学电脑|3D教程|平面教程|影视动画教程|办公教程|机械设计教程|网站设计教程-我要自学网

快学堂:101贝考 - 唯一官网 - 考试应对专家

褪墨:褪墨?时间管理,个人提升,生活健康与习惯

英伦腔:LBC Radioplayer

扇贝网:扇贝,知道你在改变

中国知网:中国知网

政见:政见_观点频道_财新网

正谈:zhengtan.me/

穷游网 【穷游网】出境游_自由行_自助游攻略_旅游攻略分享社区

看天下 海丰传媒

译言网 译言,译世界

社会化媒体:SocialBeta | 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内容与招聘平台

下厨房:下厨房

美食杰:美食杰 - 美食|菜谱大全|食谱|美食网 - 做你最喜爱的美食,食谱,菜谱网

全球顶尖创意分享平台:全球顶尖创意分享平台 OPEN YOUR MIND

站酷:站酷 (ZCOOL) - 设计师互动平台 - 打开站酷,发现更好的设计!

视频摄影:e?eka把品牌与创意者连接在一起 - e?eka

国外的分享设计网站yatzer:Yatzer | Design is to Share

视觉同盟:视觉同盟-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先锋媒体:设计资讯 - 设计招聘 - 设计竞赛 - 作品欣赏 - VisionUnion.com

几分钟网:好看的生活百科 http://www.jifenzhong.com/

稻田:稻田 - 分享知识和见解,找到气味相投的朋友

煎蛋: 煎蛋 - 地球上没有新鲜事

每日随机一文:| 每日一文

维基百科

壹心理:壹心理-世界和我爱着你

心理访谈:心理访谈-更新更全更受欢迎的影视网站-在线观看

信息茧房是个很有趣的概念。它似乎是逆火效应和证实偏见的一种传播学的翻录,但前者是指我们难以接受不同的信息,而后者是指我们接受不到不同的信息。

如果说逆火效应和证实偏见是对人类的客观描述,那么信息茧房就是人类迷狂的焦虑(斜眼

诚然你可以拉黑一切你不喜欢的人,但是总有一些人不能被你拉黑。也许你沉浸于小圈子,但是别的圈子破你或者你的圈子破圈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信息的传播是不受个体的控制的,拉黑和兴趣推送与其说是积极主动的塑造自己的圈子,不如说是消极被动的抵抗其他圈子。

前者意味着你接受不到信息,后者意味着你接受了太多让你脑袋爆炸的信息,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这实际上意味着,你起码知道你讨厌什么东西,对那个东西有最基础的了解。

而不是是你无法获取潜在的你会喜欢的东西。

这里就很有趣了,我很多次讲印度教对梵的奇特描述:这也不是梵,那也不是梵。他们通过否定来肯定一个东西。

那么这句话也可以这么说:我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我知道我讨厌什么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我喜欢的,哪怕我不知道我喜欢什么。

注意,这意味着你起码对不喜欢的东西有最基础的了解,反而是信息对你渗透的结果。

于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你查a,又看到了b,结果对c也产生了兴趣,期间跳了知乎/豆瓣/微博/贴吧/百科等等各种各样网站,最后一看就是一下午。

我们实际上处于一个信息饱和,爆炸的时代,真正有兴趣的东西哪怕只是潜在的兴趣,也一定会全部展现在你的面前。

所以我们真实的困难其实并不是焦虑得不到知识,而是如何抗拒我们不喜欢的知识——恰恰和信息茧房理论所呼喊的相反。

我真的不想知道狗粉丝,杨超越和李诞,但我能控制他们破圈吗?

信息茧房理论为我们描述的图景是那种经典的《1984》融合《美丽新世界》式的新式科幻噱头——我用美丽新世界式的手段构成一个强有力的控制,它的背景是对西方垄断科技巨头的悲观想象,其实可以放在大的“数字极权焦虑”这个大范畴里。

所为又一个警示是有趣的,当真就不大好了。

ps:我在这个回答里特意没有解释“逆火效应”,“证实偏见”,“印度人的梵”和“数字极权”,有兴趣的人肯定会按照关键词去查询,然后你就会查到更多东西,茧房不就破了吗?

今天文章来给大家换换口味,分析点不一样的有趣内容。

我们来讨论“这个世界是不是虚假的问题”。

不要觉得这个问题是“假大空”。

这实际上是跟我们息息相关的一个问题,关乎到我们的切身利益。

比如我经常跟大家说的信息茧房,就是这个问题的一个分支。

本文会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来系统论述这个问题。

首先从科学角度来说,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对自然的了解越深入,我们的科学家就越来越惊恐的感觉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我们很难知道,或者去证明,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实的。

以至于有些科学家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都不知道我们所处的太阳系,所看到的星空背景,所看到的宇宙背景辐射,是不是真的,还只是一个超大型的“帷幕”。

这个听上去有些像一部电影《楚门的世界》。

不过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人类的感知是有局限性的。

比如说视觉,我们平时能看到的光,是我们眼睛所能感知到的光谱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760nm之间,超出这个范围,就是我们看不见的“光”。

所以像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我们的肉眼都看不到。

但看不到,不意味着不存在。

再比如说,经典力学构建了一个在宏观低速状态下的绝对时空概念,是我们常识所能理解的状态。

但到了相对论里,在宏观高速状态下,时空的概念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随着运动速度越快,时间速率还会发生变化。

包括质量越大的物体,会对周围空间产生扭曲,甚至还会让光发生扭曲。

这都严重挑战了我们的常识和直觉。

而到了量子力学里描绘的微观物理世界,就更加光怪陆奇了,已经完全超出人类直觉感知和常识所能理解的范围。

打破常识,才是微观世界所应该做的事情。

而往后,到了多维度理论、多世界理论等更多纯物理理论的领域,甚至已经不是我们感知所能理解的范围。

到了这个我们常识之外的领域,我们唯一所能依靠的就只有数学。

所以才有了这句话:你的眼睛会欺骗你,你的耳朵会欺骗你,你的经验会欺骗你,你的直觉会欺骗你,你的想象力会欺骗你,但只有数学不会欺骗你。

不过实际上,数学的发展,也是从一个从“经验直觉”发展到“由逻辑驱动”的过程。

早期的几何,是建立在人类的经验感知基础上,先罗列出一堆由我们直觉常识,不辩自明的公理,再从这些公理去推导出其他定理。

然而随着数学的发展,人们也发现,人类的经验和直觉,似乎并不是那么可靠。

在19世纪之前,几何学还一直是欧几里德几何的天下,人们将其信奉为真理。

然而非欧几何的诞生,证明人类的直觉并不可靠。

欧几里德的第五公设是这么说的:

“过已知直线外一点,能且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这样放在平面的经典几何里,是很好理解的,我们稍微用常识去想象一下就能理解这条公设。

但是,这个世界并非只有平面,还有曲面。

非欧几何就是这样专门研究曲面状态下,把曲面也纳入进来的一个全新几何体系。

所以,在非欧几何里,通过直线外一点,可以引不止一条而至少是两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进一步,还发展出了黎曼几何,证明“过直线外一点,不能做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当时黎曼几何发展出来后,人们并没有发现黎曼几何可以有什么实际用途。

这使得黎曼几何被束之高阁几十年。

直到60年后广义相对论出来之后,人们才发现,黎曼几何就是完美应用于广义相对论,用来描绘可以弯曲的时空观。

如果没有黎曼几何,广义相对论就不会有数学语言和数学基础。

人们这时候发现,数学工具可以领先于实际物理理论出现。

特别是在当前的前沿科学理论发展远超过我们的“实证水平”的情况下,数学成为我们认知世界,唯一可靠的事物。

比如说,在高维领域,我们的三维生物感知局限性,很难用我们的经验常识去描绘高维世界。

所以在涉及到高维世界的时候,我们唯一依赖的只有数学。

而数学的基础就是逻辑。

因此,本质上来说,我们认知这个世界,唯一可靠的只有逻辑。

其实,关于数学逻辑基础是否可靠的问题,也曾经是数学领域一个超级大难题,曾经差点颠覆了整个数学大厦。

这才有了“哥德尔不完全定理”的出现,证明了“真”与“可证”是两码事。

可证的一定是真的,但真的不一定可证。

可见,本身物理和数学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就是人类在不断质疑这个世界真实性的,来一步步抛弃我们的经验常识,最终才能拨开云雾,去追求那唯一可能存在的真理。

这是从科学层面来看待,这个世界是不是虚假,以及有哪些是虚假的问题。

这是一个当前仍然没有答案,需要科学家们探索的问题。

但我们从中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并非什么可笑的事情。

如果说,科学层面所研究的这些问题,距离我们普通人太过于遥远的话。

那么我们把科学层面,具体到我们具体的个人层面时。

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周围虚假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

比如说,我经常跟大家提到的“信息茧房”的问题,就来自于这样一个问题的分支。

从我们个人具体来说,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看到的事物,都存在一定的“筛选后”结果。

这使得我们任何人,都不可避免会处于一个信息茧房里。

只不过,我们不同的人,所处的信息茧房是不一样的。

这里以美国为例。

一个特朗普的支持者,每天看到的新闻,大都是平台基于其喜好推送给他的特朗普正面新闻,他可能长期混迹于特朗普粉丝的圈子里,周围人讨论的都是特朗普怎么怎么好,别人没怎么怎诬赖他。

而一个特朗普的反对者,每天看到的新闻,则同样被投其所好,都是特朗普怎么怎么烂的新闻,而他也会感觉到自己网络上的周围人,都在说特朗普怎么怎么烂,这样一个奇葩也会有人支持。

毫无疑问,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特朗普,他不会分身。

那么,哪个特朗普才是真的,而哪个特朗普才是假的呢?

又或者,这两个好与坏的特朗普都是假的呢?

也许你会说,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人都是有两面性,特朗普也是有好有坏,好坏于一身的才是真正的特朗普。

这看似是客观的。

但也不一定是真实的。

其实,人类文明主流的价值观、社会道德、伦理道德,本质上也是一个大号的信息茧房。

我们从小到大受教育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在被灌输一个信息茧房“通识”的内容。

而这样的受教育过程的结果就是,我们形成了跟世界上大多数人一致的价值观、道德观。

在西方国家,这就被称为“普世价值”。

这里只是说明一下这个现象,并不是说这样一个人类文明一致的道德观所编制的信息茧房,有什么不好。

要是觉得这样一个一致道德观有什么不好的话,很容易形成反社会人格。

相反,这样一个人类文明的道德观所编织的信息茧房,是人类文明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而长年累月编制下来的信息茧房。

这没什么不好,因为这是人类文明利益最大化的一个必然结果。

不管是文化、民族、国家、道德等诸多概念,都是为了让人类文明大多数人利益得到保障,而编织出来的一个特大的信息茧房。

这里的“信息茧房”就不再是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

我们经常说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可以让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团结在一起,劲往一处使,而不是一盘散沙。

通俗说,就是“民族凝聚力”

在危机时刻,这种凝聚力往往可以拯救于民族于危难时刻。

从古至今,民族就是基于这样的凝聚力,得以延续至今。

所以这种信息茧房,是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

再比如说道德,我们整个社会都有主流的道德观,这个主流的道德观是符合大多数人共同利益之下,日积月累形成的。

比如说,如果有这么一个世界,是偷蒙拐骗才是“道德”的,那么人人都去偷蒙拐骗,都去烧杀抢掠,那么这样一个世界,毫无疑问是非常暴力的,那么这样的世界就可能是一个弱肉强食的黑暗森林。

而如果这个世界里,绝大多数人都是比较弱小的,也就是被掠夺的对象是绝大多数人的情况下,久而久之,弱小的人会自发的不甘于被掠夺,而起来反抗。

而因为绝大多数弱小的人,在团结起来之后,力量反而大于那些习惯于掠夺的人,最终就会推翻他们的统治。

那么在推翻之后,这些弱小的人为了保护自己相互之间应有权利,就会开始自发的去形成一些共识,这就是道德。

所以道德实际上就是用来保护弱者,一套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

只要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是遵守道德,那么绝大多数的利益就都能得到保障。

这种情况下,少数违背道德的人,就需要有一套惩罚机制,来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而就形成了法律。

所以,如果一个文明里,弱势个体占据大多数,那么最终必然会形成道德和法律。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文明里,强势个体占据大多数,弱势个体占据少数,那么所形成的道德和法律,很可能就和我们所熟知的道德相违背。

比如说,假设有这么一个文明,里面个体90%都是传说中的修仙者,每个人都能飞天遁地,那么为了培养其竞争力,那么这个文明可能反而会鼓励掠夺,而不是禁止掠夺。

所以,我们人类文明的道德观念、文化、民族、国家,这些概念,实际上都是主观概念,都是一个特大号的信息茧房。

只不过,这样的信息茧房,有利于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得到世世代代的维护。

也因此,如果一个国家不能维护其大多数人利益的时候,往往就会被推翻。

这就是一个历史的变迁规律。

所以,我们在看待信息茧房这个问题时,很多人问我,怎么避免陷入信息茧房。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怎么避免陷入一些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信息茧房。

亦或者,我们在陷入信息茧房的时候,要很清楚自己可能处于一个信息茧房里,但你又很清楚这样一个信息茧房是符合你自身根本利益的,那么实际上你才有可能成为那个最坚定维护自身利益的人。

还是以特朗普为例子。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是说,一个特朗普支持者,因为相信特朗普的那套说辞,认为新冠病毒是骗局,认为是民主党夸大疫情来攻击特朗普,认为戴口罩是有病的行为,认为新冠病毒不存在。

结果,这为特朗普的支持者最后感染了新冠病毒死掉了,然后他的儿子就跑出来以此痛斥特朗普害了他父亲。

从这个新闻来说,这为特朗普的支持者,明显选择了一个对自己根本利益不利的信息茧房里。

在当前美国疫情肆虐失控的情况下,即使老年人才是新冠病毒死亡的主要人群,年轻人的死亡率比较低,但再低的死亡率,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那个概率也就变成了100%。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任何人基于自身根本利益,都不应该放任疫情扩散。

这使得,这类反智主义的“信息茧房”实际上伤害的是陷入这样信息茧房人们的根本利益,甚至可能危及他们的生命。

所以,去陷入这样的信息茧房,毫无疑问从个体利益和生存来说,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

反过来说,如果新冠病毒“更毒一点”,那么陷入任由疫情扩散的信息茧房的人,可能大部分人都会死掉,剩下的人就是不相信这类反智主义信息茧房的人,这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优胜劣汰”。

而新冠病毒的最大危害性其实就在于其具备相当大的迷惑性,对老年人危害很大,但同时对年轻人、青壮年人死亡率确实比较低。

这就使得,这类反智主义的信息茧房,在年轻人群体里,相当的流行。

因为没办法让他们“不见棺材不落泪”。

这也是为何美国现在相当大一部分人群,会对新冠病毒嗤之以鼻,坚持不带口罩的缘故。

而这些人大都就是特朗普的支持者。

所以,我们如果从一个客观真实的角度来看。

有没有新冠病毒?毫无疑问肯定是有的。

戴口罩有没有用?自然也是有的。

那么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坚持和反智?

原因就是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假的。

这其实跟我以前了解到的一些传销给人的洗脑模式,套路是一样的。

比如所,有些传销组织会提前给人员灌输这样一个洗脑观念,那就是“这个项目太赚钱了,如果推广出去,人人都不会去工作,大家都发大财,而国家是不允许这样的。所以国家为了宏观调控,就会在新闻里播放对传销不利于内容,就会时不时的象征性的抓一抓传销,这是为了筛选掉那些意志不坚定的人,让他们发不了财,而留下我们这些意志坚定的人,闷声发大财”。

我们有正常理智和逻辑思维的人,站在外面看这套洗脑观念,会觉得很幼稚可笑。

然而,当你陷入这样的传销窝点里,天天被人洗脑灌输这样观念的时候,当你接受这样的观念的那一刻,这个洗脑观念的逻辑实际上也是自洽的。

所以,经常出现,我们打击传销窝点之后,抓了一批又一批传销人员,但只能对头目判刑,底下的被骗人员,只能进行教育之后送回其家乡,但往往没多久之后,这些传销人员就又自发的跑回来聚集在一起。

因为他们相信“这是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相信这是在筛选掉那些意志不坚定的人。

而他们为了发财,选择了相信这样的洗脑,而这样的逻辑自洽的洗脑一旦接受,那么就很难从这样的逻辑旋涡里能跳出来。

这是为啥传销会如此难以打击,很容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往往只有这些传销人员最后倾家荡产了,才有可能醒悟过来。

同样的,那些坚信新冠病毒是骗局的,往往也只有自己得了新冠病毒,并且成为重症患者,才会醒悟自己陷入一个对自己不利的信息茧房。

从这个角度看,信息茧房也依然是有着千奇百样。

像道德、民族、文化等对于人类文明传承延续,以及对我们绝大多数人共同利益有帮助的信息茧房,即使陷入其中也是对我们有益的。

而像传销、或者反智主义,此类信息茧房则是利用我们,损害我们自身利益,来养肥别人的信息茧房,则是我们应该清晰认知到,并加以排斥的。

所以,从我们个人根本利益出发,去解释这个信息茧房、道德、民族、文化等概念,就有说服力得多。

包括有的人平时经常说,用国家大义或者民族概念,是所谓道德绑架。

但实际上,在比较危难的时刻,国家和民族等概念,是我们对自己根本利益的自发保护。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先有国,才有家的说法。

因为一个正常的国家,最基本的责任就是保护我们大多数国民的利益,不受外敌侵害。

这也是为什么在当前中美关系急速恶化,外部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我们要更强调内部的团结,因为这本质上是在保护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根本利益。

只有一个稳定繁荣的中国,才符合我们每个人的根本利益。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我们就不难明白,我们为何要去维护这样一个基于道德,充满民族认同感,具有文化传承底蕴的社会秩序。

因为这本身就是维护我们自身的根本利益。

这是我们立足于世界的根本。

本文来源于“大白话时事”公众号,我每天都会写深度分析文章,欢迎大家关注阅读

少用手机推荐流获取信息。

用网页,用搜索引擎,用尽量原始的,没被多次加工过的信息。

找数字,找数字来源,找数字逻辑,找上下游数字,找横向数字。只有数字不会骗人。

找逻辑,找商业逻辑,找业务逻辑,找竞争逻辑,有自己的逻辑。重复验证逻辑是否成立。

一个行业的基础认知其实看一篇公开的招股书就能建立,能洗出来十几篇甚至几十篇公众号文章。但一篇招股书少的三百多页,多的一千多页,金融领域外的大众能认真读完一篇招股书的少。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