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创新发展论坛暨“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在中国科技馆启幕
2023年2月24日,“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创新发展论坛暨“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开幕式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行。该展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科技馆、宝马中国联合主办,由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承办。该成果展汇集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的非遗文创精品,这些作品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导师和非遗传承人以“一对一”“做中学”的研培模式共同创作设计,并首次在国家级展馆面向公众长期展出。
论坛现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博士在活动开幕式的视频致辞中表示,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大能量时必须牢记,它不仅是自豪感和灵感的源泉,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社会融合的有力手段。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同,是建立一个基于对话、尊重和人类尊严的更美好世界的有力工具。2023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20周年,欢迎各界伙伴共同庆祝这一重要的年份,持续为非遗保护做出贡献。夏泽翰博士认为,此次“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正是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的典范案例。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代表夏泽翰先生视频致辞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兼中国科技馆馆长、党委副书记殷皓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科技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平台,是普及科学、文化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使命。此次展览创新性地将艺术、文化与科学有机融合,为传统文化的科普教育提供了全新思路,为更好地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了实践范例。
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致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介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今天列入非遗名录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项目有着不解之缘,学院各专业与国内各大传统工艺产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非遗研培、传统工艺工作站和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从过去对传承人“授人以鱼”的捐助模式,升级为“授人以渔”的赋能模式,创作出了一批精品,展现了非遗作品未来市场化、产业化的可能性。马赛表示,对非遗保护新路径、新模式的探索永无止境,希望“非遗保护创新基地”能够继续拓展非遗保护创新事业,搭建创新合作交流平台,架起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桥梁!
清华美院院长马赛致辞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博士表示:“宝马集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致力于实现电动化、数字化、循环永续的未来。可持续发展不仅意味着绿色低碳,更关乎人与社会。此次展览呈现了保护非遗文化的社会成果,全面诠释了以文化保护助力可持续发展、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观。”
华晨宝马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博士致辞
在“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创新发展论坛上,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鲁晓波站在“创新基地”导师的角度,以“构建非遗创新发展新模式”为题,从“‘一对一’‘做中学’的创新模式”“我们所看见的传承人力量”“当代设计思维与传统造物思维的交融”“与传承人合作,助力非遗创新”四个方面,生动地讲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与非遗传承人的创作经历,认为二者之间相辅相成,要以现代设计语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推动非遗传承。
鲁晓波教授做论坛主旨演讲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汪建松主持了本次论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在论坛上做了主旨演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作为嘉宾参加了论坛。
“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创新发展论坛
汪建松教授主持论坛
苏丹教授做论坛主旨演讲
论坛嘉宾陈岸瑛教授(中)
2016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BMW共同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以保护、研究、推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探索非遗传承、保护、发展的创新路径与创新模式,助力中国传统工艺的振兴。2019年,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加入“非遗保护创新基地”,开启设计赋能新模式,协助来自四川、湖南、青海玉树、海南、辽宁、湖北及云南等地的数十位传承人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导师组成项目组,开展量身定制的培训计划,组织了“一对一”的创新赋能工作,创作出了一批令人惊喜的成果作品,并在社会中引起热烈反响。目前,“非遗保护创新基地”共举办了6场社会创新成果展、超过20场研讨会,惠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名非遗传承人。
展览现场
来自云南的非遗创新作品在本次成果展上首次展出。由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鲁晓波与辽宁琥珀雕刻技艺传承人陈焕升创作的《松鹤》,以及与云南乌铜走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丁大为共同创作的《鹤·两仪》作品,灵感均源自鲁晓波教授多幅瑞鹤绘画作品。其中,作品《松鹤》,基于松脂琥珀与鹤的天然关系,将瑞鹤雕于琥珀上,灵动瑞鹤与沉静琥珀浑然结合,托物言志。作品《鹤·两仪》,则将灵动俊逸的瑞鹤与古朴端庄的乌铜浑然结合,化身于墨盒与茶具等器物,黑白二色相间隐合两仪,层纹主次明朗,通过绝妙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中国人文精神,体现了高洁、超然的品格。
乌铜走银《鹤·两仪》
“鹤庆银器”传承人寸煜坚先生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马赛,工业设计系主任、教授张雷共同指导下,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相结合。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团队的安鑫、李婧雯、薄彤光、丁博涵、伊鹏郡、郑若楠、慕雨森等,经过多次的设计修改与推敲,和传承人一起完成了最终的设计作品。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云龙仙翁》,金龙气势磅礴,波光映月,做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鱼跃龙门》壶身錾刻镶嵌锦鲤高高跃出水面,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方圆》取“天圆地方”中“规矩”“秩序”的文化含义,结合现代设计语言中简洁的表现手法,将形式美与实用性相结合;《时间几何》茶具,棱角分明的纵向几何表面折射出独特绚丽的光影效果,呈现出跳跃、对比强烈的视觉情绪体验。《祥冠》整体选择中国古代帝王冕冠为意向进行造型设计,提手造型形似冕旒上的延板,大气而端庄;《有矩》融入现代工业设计元素;《闲暇时光》几何体大切面,赋予了银器新的切割元素。
鹤庆银器系列作品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薇与白族扎染技艺非遗传承人段袁共创的《乐山水》系列作品,以不同形式的装置布局,在转折起伏中通过传统技艺表现了山川层峦广阔、大气磅礴的气势意境,是对中国山水印象的静态表达,也是传统文化基因的艺术再现。
白族扎染《乐山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建中与建水紫陶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黄倩,带来《容祥壶》《大展宏“兔”》等多件紫陶作品,并在非遗展演互动区讲解建水紫陶制作工艺与文化。
建水紫陶展演区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张红娟与彝族刺绣非遗传承人普明惠共创的《彝花百里》等系列作品,以牟定彝族刺绣为基础元素,创作了立体花艺术交互装置、汽车内饰等作品,表达彝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和审美意趣的追求。
彝族刺绣《彝花百里》
此次成果展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宝马联合打造的“华彩辉耀典藏版”7系也首次在国家级展馆面向公众展出。该车将精湛百年造车技艺与中国传统文化象征元素相融合,是东西方文化互融共生的典型代表。整车设计选取汉代玉环纹样、霁蓝瓷、降真香等中国文化象征元素,并结合刺绣、大漆、螺钿等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为“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创造了一个可供借鉴的经典案例,是东西方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成功典范,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经典案例。
“华彩辉耀典藏版”7系
资料来源 | 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